公司财务数据
从业绩来看,微创医疗机器人最近三年营收为0,且亏损逐年扩大,从2019年的0.7亿元扩至今年上半年的2.43亿元。
尤其是今年上半年,亏损幅度同比扩大近4倍,亏损原因主要由于公司的研发成本及行政开支增加所致。
分拆成本费用发现,微创医疗机器人最大的支出在研发费用,占了三费(研发、销售、行政管理)的七成以上。而在研发成本中,又有超过一半的费用投入在核心产品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上。
具体来看。2019年研发成本约6190万元,占公司总开支的85.3%;2020年增长一倍左右至1.35亿元,但依然占总开支比重82.1%。整体来看,研发占比保持在八成左右。
在同行中,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巨头——天智航,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 3107 万元,占营收的69.58%。远不及微创医疗机器人的投入,同时,微创医疗机器人高管在近期调研会上表示,未来2至3 年,公司研发费用将保持在 6至8 亿元左右。
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人员人数扩张以及临床试验增加两方面。
截至今年上半年,其研发人员已扩至约200人左右,约六成具备相关领域的硕士或以上学位。这个现象在研发成本中的员工成本也有所体现,2019年至今,研发员工成本占总研发成本的一半左右。
文 | 国佳佳 编辑 | 董洁
36氪获悉,功能性乳制品品牌「牛毛黑黑」已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,由启赋资本独家投资。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市场推广与人才引进。2020年11月,牛毛黑黑完成数百万元战略融资,投资方是AG真人网青海江河源投资集团。
牛毛黑黑是36氪持续关注的品牌,成立于2020年6月,9月中旬开启天猫旗舰店,核心目标用户为高线城市新锐白领。
牛毛黑黑现有两个产品线:胶原蛋白产品线和益生菌酸奶产品线,产品定价为12.8元/瓶,每瓶为200克。胶原蛋白产品线NO ONE®️于2020年底发售,产品重点在于补充靶向营养,助力皮肤管理。
牛毛黑黑产品图
益生菌酸奶产品线BR-97™于2021年8月16日正式发售,上市一周即售出3万瓶。这也是团队接下来要重点打爆的产品线,该产品加入了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CP-9与鼠李糖乳杆菌bv-77的复合益生菌,每瓶生产时添加100亿个活性专利益生菌(中国专利发明名称:抗肥胖之乳酸菌菌株及其于食品组成物以及医药组成物之应用,专利号:ZL 201510074689.7),被团队内部称为“身材管理新方针”。
在上一轮融资之后,牛毛黑黑把重点放在了无蔗糖配方的研发上。创始人汪金义认为,市面上的无蔗糖酸奶大多采用代糖,这对于习惯了蔗糖口感的消费者来说,可能会不太适应。在酸奶发酵的过程中,大多数的乳糖变成了乳酸,这也是酸奶中口感变酸的原因。
今年4月,团队找到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,将乳糖酶添加到牛奶中,牛奶中的部分乳糖转化成半乳糖和葡萄糖,产生适宜的甜度,从而实现在不添加蔗糖与代糖等甜味剂的情况下,满足消费者对甜味的口感需求。
据悉,牛奶黑黑接下来将继续以低温无糖酸奶为切入点,丰富功能性益生菌酸奶产品线,并围绕目标用户满足更多需求补充进鲜制奶酪、低温鲜奶以及牦牛乳制品等品类。
汪金义认为牛奶黑黑的核心优势在于产区和奶源。青海拥有高海拔、大面积草场的牧区条件,交通也相较西藏更便利,且青海酸奶发酵工艺更具历史传承,利用当地标准化示范奶牛场的牧场条件与加工厂,牛毛黑黑整合当地农牧产业资源,已经形成一条经过有机认证的生产线。
牛毛黑黑产品图
目前,牛毛黑黑采用顺丰冷链配送的方式,后期随着体量的扩大,将在全国建设多个低温冷仓,实现多数城市的次日达配送服务。线上,牛毛黑黑已入驻天猫、京东、小红书、有赞、抖音等渠道,线下已与上海、北京、西安等地经销商达成协议,计划于今年10月份正式上架其便利店系统。
汪金义认为现阶段的产品打磨已基本成型,下一阶段需要重点在营销层面发力。团队目前已从深圳搬向上海,希望吸纳更多的品牌人才。创始人汪金义是TMT行业的连续创业者,曾在2015年创办短视频APP拍否,后与联合创始人创办大数据精准营销公司。联合创始人路远征历任搜狐新闻、MCN机构天汇星娱副总裁。
本文标签:
版权说明:如非注明,本站文章均为AG真人网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高线锥套打磨机(动车车轴打磨机器)本文链接。